2012年1月16日,历时2年6个月的浩瀚工程——一条重铸浙西南交通格局,连接海西、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板块的战略通道——龙(泉)浦(城)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这是目前‘长三角’通往‘珠三角’最快速的通道之一,也是福建省通往浙江的快速出省干道之一,还是南平市第二个利用社会资金、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更是加强浙闽两省区域经济交流合作,促进海西经济区发展重要节点,让闽、浙地区老百姓致富的“老黄牛”。作为海西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路段,它的建成通车,对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拓展沿海经济发展腹地,促进老区苏区发展,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举全县之力支持
贯穿闽、浙的龙浦高速公路是海西高速公路网浦城至建宁联络线的重要路段,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规划》“三十三”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于2009年6月26日开工至2012年1月16日建成,共计用时2年6个月,在浙江省比福建省规划早的情况下,福建段比浙江段预计提前4年建成通车。
为了举全县之力、凝万民之心建好这条高速公路,浦城县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领导调研龙浦高速公路施工准备工作,进行临战前的再动员、再发动、再部署。县委书记黄建生一行首先深入龙浦高速公路交接处的东源村现场察看征地拆迁情况,向村民了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同市龙浦高速公路公司董事长、市交通局副局长朱正龙,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文秀等进行座谈,听取施工代表、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领导就征地拆迁、坟墓迁移、烤烟用电、临时用地、杆线迁移等工作的情况汇报,分析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讨论了解决办法。时任县委书记黄建生在座谈中指出,龙浦高速公路是海西对外开放的一条重要战略通道,它有利于促进浦城的跃升发展、纵深推进、前锋推进。黄建生强调,要加强领导,集中人力物力,集中时间,做到举全县之力、凝万民之心创造和谐施工环境,把龙浦高速公路建设成为浦城的一条生态之路、文明之路、发展之路、致富之路。
用新技术提升品质和速度
据统计,龙浦高速建设过程至少运用了13项新技术新工艺,这成为高速公路的建设品质和速度的有力保障,如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设计测绘与导线点设定;应用数字地面模型:该项目设计利用航测成果形成的地面三维立体数据,建立数字地面模型,为路线多方案比选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配合德国道路勘测设计软件CARD/1,提高了设计精度和速度;采用桥梁抛丸技术:使用传统工艺处理的桥梁,随着交通量的增加,防水层和面层与桥面的黏结强度不足,产生早期推移、拥包病害。抛丸技术用于混凝土桥面的处理,可充分暴露混凝土裂缝等缺陷,便于提前采取补救措施,消除潜在的质量隐患。经过抛丸技术处理的混凝土桥面,能消除严重影响层间黏结质量的浮浆,抛丸后的桥面产生的不均匀粗糙表面增大了层间黏结面积,又借助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骨料之间的镶嵌作用,使层间抗剪强度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大大提高面层的抗推移能力。桥梁抛丸技术在福建公路工程设计中,应用不是很普遍,抛丸技术的应用,能对福建省的其他工程设计、施工起指导作用;又如在省内第一次在隧道的弱电缆沟采用波纹管混凝土包封施工,提高了隧道内线缆的防盗性能;省内第一次在收费站入口自动发卡机上采用散卡机,减少了收费站配卡数量,降低了财务发卡时间,加快了卡的流通频率等等。
要致富,先修路,龙浦高速与浦南高速公路相接,是连接国家高速公路网长深线、京台线两条主干线之间的连接线,也是接通省界断头路的重要高速公路,是贯通省外高速公路网的组成部分,为浙西南旅游线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区的交通干线。这条公路贯通后,从浙江龙泉到福建浦城只要半小时,到武夷山只要1小时,形成龙泉山、武夷山、黄山风景旅游带,对促进浙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